認識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人無不對他充滿敬仰之情,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學識,更重要的是他為人處事的高風亮節。
我曾經和季老有一面之緣,而且是在我并不知道他就是國學大師季羨林的情況下。那是2003年的一天,我去北京大學見一位校友。校友約我在北大 圖書館見面。
因為是第一次到北大,我并不知道北大圖書館的具體位置。進入北大校園后,我先問了一次路,按照指示,走了一會兒,還是沒找到。我站在路旁東張西望,想再次問路。
我看了看,前面有位老人在散歩,還有一位女清潔工在撿地上的紙片和落葉。我想,做清潔工作的應該知道圖書館的位置,于是我就上前問她:“阿姨, 到圖書館怎么走?”她想了一下,然后對我說:“還有好遠呢,你一直向前走,前面有個十字路口,你向左拐,再向前走,看到十字路口后不規則向左拐就看到了。”我向她道謝后,便繼續向前走。走出沒幾步,就聽到身后有人喊:“同學,你等一下。”我回頭一看,剛才那位散步的老人正向我招手。
“您是喊我嗎?”我略帶驚訝地問他。
“是的,你不是要到圖書館嗎?”老人笑著說。
“是的?!?/span>
“剛才我聽到你問路了,她可能記錯了,你向前走,看到十字路口向左拐,這沒錯,再向前走,看到十字路口應該向右拐,而不是左拐。”老人邊說邊打手勢。
“是嗎?”我不知道該相信誰的。“聽我的沒錯,我這個糟老頭在這兒生活了幾十年了。”
老人笑著說:“老人家,我有些不明白,剛才我問路,您聽見那位阿姨說錯了,當時怎么不告訴我?”我說出了心中的疑惑。
“不應當,不應當。我要是當時就告訴你正確的路線,豈不是讓她尷尬?盡管她說錯了 ,可是她是在做好事,應該尊重她的好意。”老人說完笑呵呵地走開了。我有點感動,為老人的細心,更為老人的善良。
到圖書館后,我見到了朋友。我把剛才問路的事說給他聽,他深有感觸地說:“一般人肯定會當場指出那位清潔工的錯誤,不會考慮到這樣做會讓她感到尷尬和難堪。這位老人真了不起。”
下午離開北大的時候,朋友送我。在途中,我又看到了那位善良的老人。當時老人正和身邊一位中年人邊走邊聊。我悄悄地用手指了指老人,小聲對朋友說:“就是他,就是他告訴我正確路線。 ”
朋友笑了笑:“難怪,我說一般人做不出這事。” “聽你的意思,這老人不是一般人了。”我說。
“說出來,你肯定驚訝,他就是國學大師季羨林。”
據說,在退休之前,只要是季老的課,就座無虛席,沒座位的就站著聽。我想我是個有福氣的人,雖然沒有聽過季老的課,但僅僅一面之緣,他卻給了我教導:尊重別人的善意,哪怕他是錯的。(文/選自《影響教師一生的經典故事》作者/一哲 朗讀/韓泉)